首页 |  个人简介 |  绘画作品 |  篆刻作品 |  书法作品 |  名人合影 |  最新动态 |  联系方式  
  本栏信息
张旭书法作品欣赏 张旭简介资料
奔马图赏析 徐悲鸿《奔马图》欣赏
《雪景寒林图》赏析 雪景寒林图是谁的作品
李苦禅擅长画什么 李苦禅的鹰
齐白石擅长画什么 齐白石以画什么而出名
书画尺寸对照表平方尺(书画格式)
山水画的传统与创新有哪些
书画尺寸换算公式是什么(书画尺寸对照表 )
中国民国篆刻简史 篆刻简史
美术基础知识
   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书法知识
中国民国篆刻简史 篆刻简史
时间:2023-11-29 14:19:03  来源:董书豪网站  作者:董书豪作品

中国民国篆刻简史

民国篆刻(1912-1948)是晚清篆刻艺术走向顶峰之后,出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,中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,人们的思想更为活跃,但由于军阀割据,内战和外战频频,使民国时期的篆刻艺术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。但清代篆刻名家进入了民国,为民国的篆刻艺术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,吴昌硕就是从清末进入民国的最后一位大师,他在民国生活了15年。这正是晚年的吴昌硕篆刻艺术成熟阶段,对民国印坛起到一个领袖的作用。他的弟子有:赵石、陈衡恪、徐新周、李苦李、赵云壑、陈半丁、诸乐三、王个簃、沙孟海、谭建丞等。私淑弟子那就更多了,如来楚生等,这些人都成为民国时期的印坛的主将,这个时期,处于衰落时期的“浙派”也涌现出王褆、唐醉石等具有代表性的大家。赵时棡也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。二十年代末,印坛称吴昌硕、赵时棡、王褆为鼎足三立者。在国民时期能与吴昌硕匹敌者,唯湘潭齐白石,堪称一代宗师。

(1) 齐白石

齐白石(1863-1957)原名纯芝,后改名璜、字渭清,号白石老人、木居士、木人、老木、杏子坞老民、星塘老屋后人、湘上老农、齐大、寄园、寄萍、老萍、萍翁、寄萍堂主人、借山吟馆主者、借山翁、三百石印富翁等,湖南湘潭人。曾入王湘绮门习诗文,诗、书、画、印皆精。齐白石的篆刻艺术的发展,他在《白石印章》自跋中写得很详细,云:“余之刻印始于二十岁以前,最初自刻名字印,友人黎松庵借以丁、黄印谱原拓本,得其门径。后数年得《二金蝶堂印谱》,方知老实为本,疏密自然,乃一变。再后喜《天发神谶碑》,刀法一变。再后喜《三公山碑》,篆法一变。最后喜秦权,纵横平直,一任自然,又一大变。”由此而知齐白石于治印风格变迁的过程。齐白石早年刻印以浙派碎刀短切法,章法匀称,平整浑厚。1917年齐白石定居北京以后,得《天发神谶碑》的喜示,一变浙派碎刀短切法的慢刀、用单刀长冲刀法直冲,刻印石如快剑斩蛟,气势爽利,决不削改,纵横弛聘,痛快淋漓,浑然天成。追求一种犀利老辣、气势豪迈的艺术境界。他的印章文字的篆法,吸取《天发神谶碑》用笔方入尖出和赵之谦“丁文慰”一印的风格,将圆转的线条变成方折的线条,其篆法大胆作隶化楷化处理,意趣稚拙。他的章法布局,十分独特,疏密参差,虚实呼应,线条粗细不匀,多富变化,顾盼挹让,欹正相生,气脉连贯,一洗过去治印风格。齐白石终于在他60岁成功地进行了“衰年变法”,刻意求变。在70岁时确立迅猛酣畅,大气磅礴, 雄壮豪辣的印风,这可谓是“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”。他以独特的风格形成了“齐派”篆刻艺术,成为一代宗师(如图115)。齐白石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,其篆刻得其传者有刘叔度、刘冰庵、陈大羽、李立等。来源书法屋,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。

(2) 赵时棡

赵时棡(1874-1945),原名润祥,字献忱,后易名时棡,字叔孺,晚号二弩老人,浙江鄞县人。擅书法四体,尤工篆隶,以画马及花鸟最佳。篆刻以赵之谦为师,所作印章精谨超逸,工细典雅。清末民初之际,与吴昌硕并称一时,有“瑜亮”之誉。所刻朱文印,多采用展势,笔画放开,疏密相间,篆法圆转遒劲,隽永流畅,用刀精细,富有金石味。他刻古玺印尤佳,对宋元时期的圆朱文的研究发展有重要贡献(如图116)。此外精于鉴赏,收藏商周铜器很多,对金石文字颇有研究。赵时棡还是一位艺术教育家,及室弟子五十多人。卓有成效者有陈巨来、沙孟海、叶潞渊、方介堪、张鲁庵、徐邦达等,辑有《二驽精舍印赏》、《二驽精舍藏印》、《汉印分韵补》、《二驽精舍印谱》等,撰有《汉印文分韵补》,1953年出版有《二驽老人遗印》。

(3) 王褆

王褆(1880-1960),原名寿祺,号维季,字福庵,别号印佣,晚号持默老人,浙江余杭县人。父为晚清进士,幼承家学,早年能绘画,精刻砚,30岁后专攻书法篆刻,对金石、古文字颇有研究,曾聘为故宫博物馆顾问,对清宫所藏金石书画等文物参与鉴定评审,大开眼界。1904年王褆与唐源邺、叶铭、丁仁、吴隐创建西泠印社,力挽“浙派”篆刻艺术颓势,于“浙派”印学有传薪之劳,时称与吴昌硕、赵时棡鼎足三立。他的篆刻初师浙派兼及皖派和吴熙载、赵之谦诸家,上溯秦汉,白文得铸、凿之法,朱文崇尚先秦古玺,旁及泉、布、瓴、甓等。他的篆刻严谨工稳,飘逸流畅,整饬处显其凝重,有苍老浑厚之致,于茂密中见灵动,从笔意、布白、刀法十分契合,自成一家面目。他所刻边款各种书体俱备,独标清丽,刻款如碑版,笔意力求拙重,后世学人称之为:“新浙派”(如图117)。他的弟子中有成就者如:顿立夫、韩登庵、吴朴堂、谈月色(女)等人。著有《说文部首检异》、《麋砚斋作篆通假》,出版有《福庵书说文部首》、《福庵藏印》、《麋砚斋印存》等。

(4) 唐源邺

唐源邺,(1886-1969)字季侯,号醉龙、醉农,别署醉石山农、醉翁、醉石,湖南长沙人。自幼父母双亡,依外祖父宦游居杭州,外祖父为前清翰林,工金石书画,唐源邺受其影响,博古多识,秦汉碑碣一入其目,真伪立判。善画,工书法,静穆古雅,精篆刻。早岁师从娄县张定,以周秦两汉印入手,规方摹圆,不容失之法度,浑厚庄重。他的印风受“西泠八家”影响颇深,于陈鸿寿、赵之琛两家最为用力。得陈之超逸简古,擅切刀法,纵肆爽利;取赵之挺拔工整,在民国时期有相当影响(如图118)。1904年,年仅弱冠的唐源邺与王褆等于杭州创建西冷印社,遂后并得其外祖父支持,将其西湖山的一处别墅赠作印社。其篆刻与王褆各领风骚,当在伯仲之间,为民国印坛有响的篆刻家之一,出版有《醉石山农印稿》。来源书法屋,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。

(5) 赵石

赵石(1874-1933),字古泥,一字石农,晚号泥道人,江苏常熟人。幼时家贫,父母双亡,仅入私塾三年,曾一度去寒山寺出家当和尚,未果。后随同乡李虞章学治印,遂又将赵石介绍给吴昌硕,吴昌硕推荐到当地名儒沈石友家一边治石刻砚,一边学习。沈氏为他讲解古物书画、诗文,为时三载。其间为沈氏刻砚铭一百多方,大部分为吴昌硕手笔。可谓砚中珍品,赵石刻印,受吴昌硕指授最多,得力于封泥,印文融石鼓、小篆、汉碑额、缪篆于一体,风貌朴茂厚重,气雄力健,苍劲奔放,后将圆笔变为方笔,形成自己的面目,成为虞山一派。其女赵林、邓散木传其衣钵,自辑有《拜缶庐印存》(四十卷)、《赵古泥印存》、《泥道人印存》。

、先秦玺印(起源)

印章产生于夏、商、周三代,从考古发现的资料看,最早的玺印出土于安阳殷墟,共三枚,铜制,为商代实物。

“亚”形边框是商代金文的通常形式,文字大多不可辨识,估计是商代金文中的族徽,讲究对称的画面。

“田”字形的界格,古朴的钮,这一切都战国玺印的先声。

战国时代,国家机器发达,秦国律令规定:“有事请也,必以书,毋口请,毋羁请。”书面报告的目的是为了稽查和问责,在这中情况下,防诈伪的需要就更为迫切,玺印迅速普及,不仅大大小小的官吏有玺印,就是形形式式的个人也有玺印,蔡邕《独断》云:“玺者印也,印者信也,古者尊卑共之。”无论尊卑,大家都用玺印,这就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实物。

我们今天研究中国篆刻的历史一般就是从战国玺印开始的。

战国时代,诸侯力政,不统于王,什么是事情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,反映在玺印上也是如此,根据需要,根据爱好,各行其事,变化很大。

1.就形制大小来说:分为烙马印、烙木印、仓廪印(仓:谷仓|方,廪:米仓|圆)等一些专用玺印和陶质玺印的形制较大,如燕国烙马印“日庚都萃车马”为6.6*6.9厘米,。一般的官印和私玺则比较小,约在2厘米见方左右,小的只有1-1.4厘米见方左右。

2.就印面的格式来说:有方正、扁方、长方、圆形、椭圆、半椭圆、八边形、圭形等,甚至还有很多特殊的形状,例如:有一印分为四体,作四小方形者;有一印分为三体,作一三角、一方、一圆者;有一印分为三体,作三小圆形者;有一印分为三体,作三小三角形者;有外作棱形中套一正方形者;有外作圆形中套一正方形者;有双圈连环者等等。“种种诡异,非见印拓,难以言状”。

3.就内容来说:有官名、私名、成语(如“得志”、“敬事”、“行吉”、“眉寿”等等),因为都是吉利的词语,所以又称吉语印。还有图案,如任务、鸟兽、车骑、四灵(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)、驼、羊、雁等等,被称作肖形印。这些图案大多有消灾得福的寓意,作用与吉语印相同。

4.就印文形式来说:根据不同用途,分朱文、白文两类,一般来说,烙印都用朱文,这类印的背部呈管状,可安装木柄,印面加热后在物体上烙印,以区别被烙之物的职能、类别和所属情况等。公文函牍为了保密,都要加上封检,用绳子绑缚,结绳处加以封泥,在封泥上盖印以保证不被人启封。封泥的印迹朱文比较清晰,因此,官印一般都是白文。近年西安北郊章台遗址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秦代封泥,有200多种,中央官印有150多种,有地名的郡县官印50多种,形制都在1.6*1.6厘米至2.2*2.2厘米之间,全是朱文。私印的形式比较多,朱文和白文都有,而且还有朱白文相间的,在一方印中,右半印两字白文,左半印一字或两字为朱文,一阴一阳,一实一虚,在阴阳虚实中追求对称和均衡,使印面的视觉效果更佳丰富和华丽。

5.就字体来说:有的疑似金文,如“单佑都庚王卩鍴”,线条粗细不等,浑厚苍茫,结体圆转,大小不一。更多的疑似大篆,如“将军之玺”等,线条粗细均匀,结体比较规整。战国时期,字体变化剧烈,同样一个字,各国写法不同,即使是同一个人的玺印,也有繁简变化。例如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70号墓出土的两方玉印,为秦昭襄王时物,内容相同,一方“泠贤”,屈曲缭绕,接近后来的小篆,另一方“泠贤”横平竖直,字形简化,接近后来的隶书。

总而言之,战国古金无论大小、格式、印文、字体等都是形式多样,百花齐放,各显纷呈,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,为后来的篆刻艺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借鉴对象。明以后篆刻系列始终以“印宗秦汉” 为主张,其中之“秦”主要就是指这部分战国古玺。

二、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印章(旺盛期)

1.秦印的形制。一般来说方印都有边框,中间或以直线、或以十字线相隔,长方形(半边印)多用“日”字格,圆形印也多用边框式隔线。

2.汉朝时期,国家有了专门的铸印机构,官印在汉武帝时订出了各种规定,诸侯王叫“玺”,列候叫“印”,丞相大将军叫“章”,在材质和绶带颜色上也有各种等级区别,相当于现在军队中的“军衔”。

3.西汉初期

官印的形制基本上承袭秦代,如白文印有边栏,有界格,一直到西汉中期,这种形式才被取消。在制作上,秦代官印多出于凿刻,西汉官印多才采用铸制,铸制比凿刻更显得从容,字形可以仔细安排,因此分间布白更加匀称。西汉中期开始,分书逐渐成熟,相比篆书,笔画大量省略,汉印受此影响,整体造型比秦印更加简洁、方整、大气。

4.新莽时期

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强调复古,印章也竭力以小篆入印。但是,小篆形长,用到方形的印面上,就不能像西汉时期的那种以四个字为主,一般不得少于五个字,五个字以上的印文可以处理成三行,每行两字,每个字才可以写成长形的小篆。因此新莽时期的官印没有四个字的,官爵名称如果不足五个字的,就辅以“印”、“章”、“之印”、“之印章”,使印文凑足在五字以上。

新莽时期官印多用范铸,制作精湛,线条粗细一致,结体分间布白严格遵照等分和对称的原则,与小篆非常接近。

5.东汉

多为凿刻,加强了用刀的意趣,线条两端雄奇角出,使方整的形体显得特别刚劲。凿印中有些率意的作品,篆法和章法天真烂漫,别具一格,开启了魏晋南北朝的凿印风格。

6.魏晋南北朝时期

因战争不断,官吏任免变动频繁,铸印太费时间,因此官印大多皆为凿刻。与东汉相比,更加急就,单刀完成,线条挺细,结体顾不上横平竖直分间布白也疏疏密密,参差错落,急就中表现出真率,真率中流露出天趣。

总而言之,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印章很流行,它的表现形式很多,表现方法很丰富,这些方法和形式对后代篆刻艺术发展有很大影响,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:鸟虫书、边栏装饰、朱白文相间、印纽。

鸟虫书:始于春秋时期的金文,强调线条修饰,或在两端添加各种鸟形,或让线条像虫(蛇的本字)一样屈曲盘旋。鸟虫书进入印章始于战国,到汉代就越来越复杂,出现了鱼、龙、虎等图形,笔势回环缭绕,印面富丽堂皇。

鸟虫书:始于春秋时期的金文,强调线条修饰,或在两端添加各种鸟形,或让线条像虫(蛇的本字)一样屈曲盘旋。鸟虫书进入印章始于战国,到汉代就越来越复杂,出现了鱼、龙、虎等图形,笔势回环缭绕,印面富丽堂皇。

印纽:印章从一开始就是实用之物,随身佩带,一般都带有绶带的纽孔,纽的的式样在战国古玺上就比较讲究了,有台纽、瓦纽、桥纽等,到秦汉时代式样更多,有泉、龙、凤、螭(chī)、蛇、虎、龟、驼、亭、环、鼻、覆斗、提梁等等,丰富多彩,穷极变化。

总结:

秦汉魏晋南北朝在篆刻史上都属于一个时期,它们的共同特点有二:

1.不论字体怎么变化,简单或者复杂,工整或者草率,都是在篆书基础上的变形,都属于篆书系统。

2.印文都以白文为主。

这两点既不同于先前的战国,又不同于后来的隋唐宋,是这一时期印章独有的特征。

三、隋唐宋印章(颓废期)

明代朱简在《印经》中说:“印起于商、周、秦,盛于汉,滥于六朝,而沦于唐宋”。战国玺印百花齐放,文字岐形,风格奇古,秦朝书同文,开创了平整大气的印风,汉代将此推向极致,魏晋南北朝时流行急就,痛快淋漓,天真烂漫。隋唐以后,由于种种原因,另辟蹊径,印风不为历来研究者所看好,非议很多,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来看,它们不拘一格的奇奇怪怪,又会给人丰富的遐想和启发。

隋唐宋时期的官印形制和风格面貌变化很大,促使这些变化的原因有三个。

第一,秦汉时代的印章多用于封泥,为了印迹清晰,不得不以白文为主,南北朝以后,书写材料主要是纸和绢,木制或囊制的封检不需要了,封泥随之被废弃,印章开始剿蘸上朱砂或墨直接盖在纸绢上,这时候如果是白文的话,因为受色面积太大,不易均匀,所以只好变白文为朱文,隋唐宋的官印基本都是朱文。

第二,隋代开始,官印不再身佩,改由官府保管,这样的话,印面就可以加大,显示气派。汉魏官印一般在2.3-2.5cm之间。隋代官印一般在4.5-5.5cm之间,整整大了一倍还多。印面扩大了,印文又不得不用朱文,而朱文的笔画不能像满白文那样无限加粗,结果为了避免印面的空疏,只好以弯弯曲曲的线条来充盈印面,隋唐官印基本如此,宋人觉得还不够,干脆弯曲以后再折叠起来,一叠两叠三叠,印面越疏,叠得越多。这种字体被称为“九叠篆”。

第三,隋唐宋时期,篆书已退出历史舞台,一般人不认识篆书,书法家也很少写篆书,因此入印的篆书往往兼杂着分书和楷书,奇诡有余,醇厚不足。到宋代,地方性的政务机构,为了让大家认识印文,干脆以楷书入印,这种楷书印没有九叠篆的神秘奇诡,并且消减了楷书的方折和波磔,章法也随意安排,轻松活泼,自然天真,为当时及后来的花押印开了先声。

综观隋唐宋的官印,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完全不同,别开一种生面。再就私印来说,六朝以后纸绢绘画迅速发展,印章开始与书画结缘。宋代,文人画兴起,诗书画合一的必然趋势是诗书画印的结合,印章越来越受到文人士大夫的青睐,宋代开始,鉴藏印和书画款印逐渐兴起并蔚然成风。

四、元代篆刻(文人印的开始)

元代以前,无论官印私印都是实用,即使私印中的鉴藏印和名款印已有艺术化的倾向,但主要还是以实用为主。而且,元以前的印章基本上都是由专门的工匠铸凿的,没有文人士大夫参与。元以后,这两种状况得到根本改变,印章的刻制主要是文人士大夫,他们用艺术的眼光对待创作,提出相应的理论,有传统借鉴,有风格追求,使篆刻成为一种自觉的创作行为,成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。

吾丘衍,1272-1311年,元代金石学家,印学奠基人,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,一作吾衍,清初避孔丘讳,作吾邱衍,字子行,号贞白,又号竹房、竹素,别署真白居士、布衣道士,世称贞白先生,秉性豪放,左目失明,右脚痞跛,行动仍频有风度。元大德四年(1300年)吾丘衍发表了印学基础理论的开山之作《学古编》二卷,上卷为《三十五举》,讨论刻印的篆法和章法,他反对隋唐宋的印,主张回到方正的秦汉玺印。

赵孟頫,1254-1322,字子昂,汉族,号松雪道人,浙江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。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、画家、诗人,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、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。

与吾丘衍同时,赵孟頫也辑有《印史》两卷,提倡古雅,推崇汉魏质朴印风,在创作上致力于朱文印,线条圆润,细劲如玉簪,结体圆转,娴雅清丽,被称为圆朱文。

元代印章的材质以金玉为主,制作分为铸印和凿印两种,铸造麻烦,凿刻也不方便,这样的印材很难为一般人所利用,因此也只能由专门的工匠来制作。

王冕开始以花药石。花药石又称花乳石,质地细腻温润,易于受刃,而且能微妙的反应出用刀的轻重徐疾变化。在花乳石上篆刻,执刀犹如执笔,刻印犹如写字,文人刻印因此找到了方便的法门。从此,篆刻艺术进入了以文人创作为主体的崭新阶段。

元代不足百年,但在篆刻史上完成了从印章到篆刻、从实用到艺术、从自在到自觉的转变,所有这一切都为明代流派篆刻艺术的成熟创造了前提。

五、明代篆刻(张现期)

明代初中期,篆刻艺术比较沉寂,一直到文彭出现,才打破这种局面,万历年间掀起了一空前的高潮。

文彭,苏州人,号三桥,书画家文徽明的长子,篆刻取法秦汉,力矫元人屈曲之失,儒雅醇正,平和沉着。文彭官任南京国子监博士,广泛接触官吏和士人,教授篆刻,培养后进,推广和普及篆刻艺术,是当时公认的印坛领袖,而且促成了印宗秦汉的风气。形成了“三桥(文彭)派”。文彭对诗文、书画、篆刻均有造诣。对六书有深入的研究,和何震主张篆刻必须精通六书,才能入印。他所用牙章,亲自篆写,请南京李石英镌刻。据说在南京时,偶然得到民间雕琢首饰用的灯光石,用来制作印材,篆刻家可以亲自镌刻,既方便又能得到满意的效果。从此冻石之名才被世知,冻石也被篆刻家所广泛采用,给明、清流派篆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。

五、明代篆刻(张现期)

明代初中期,篆刻艺术比较沉寂,一直到文彭出现,才打破这种局面,万历年间掀起了一空前的高潮。

文彭,苏州人,号三桥,书画家文徽明的长子,篆刻取法秦汉,力矫元人屈曲之失,儒雅醇正,平和沉着。文彭官任南京国子监博士,广泛接触官吏和士人,教授篆刻,培养后进,推广和普及篆刻艺术,是当时公认的印坛领袖,而且促成了印宗秦汉的风气。形成了“三桥(文彭)派”。文彭对诗文、书画、篆刻均有造诣。对六书有深入的研究,和何震主张篆刻必须精通六书,才能入印。他所用牙章,亲自篆写,请南京李石英镌刻。据说在南京时,偶然得到民间雕琢首饰用的灯光石,用来制作印材,篆刻家可以亲自镌刻,既方便又能得到满意的效果。从此冻石之名才被世知,冻石也被篆刻家所广泛采用,给明、清流派篆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。

苏宣,号泗水,安徽歙(shè)县人,文彭的学生,缥缃旧业,残碑断碣,无所不窥。所至问奇字者履相错。从此,他直接取法汉印,先后临摹仿刻汉印近千方。又潜心文字结构。最后形成了雄浑朴健的风格,开创了泗水派篆刻,开创“烂铜、剥蚀”印之风,是“印外求印、以书入印”的先人。

明朝后期,篆刻艺术在流派印风的带动下,空前繁荣,篆刻理论也不断走向深入。代表作有周公瑾《印说》、甘旸《印章集说》、徐士达《印法参同》等。明代流派印将中国篆刻艺术推向了,强调个性,反对模拟,主张革新的发展之路。

六、清代篆刻(狂热期)

明末清初的连年战事,中断了篆刻艺术的发展进程,明代万历年间的繁荣一去不复返,明朝初期,虽有程遂、林皋等人的努力,但仅仅是维系而已,没有什么发展。到乾隆时代,社会安定,经济繁荣,书画市场形成,篆刻艺术才慢慢恢复元气。先是扬州画派中的高凤翰、金农、汪士慎、郑板桥等人,很快就进入发展辉煌时期,形成浙派与邓派双峰并峙的局面。

丁敬及其浙派:1695-1765年,清代书画家、篆刻家。字敬身,号龙泓山人,浙江钱唐人。曾写诗云“古人篆刻思离群,舒卷浑同岭上云,看到六朝唐宋秒,何曾墨守汉家文”,就是想另辟蹊径,别开生面。正因为丁敬的“离群”思想,才开创了浙派。一是“离”明人庸俗之群,走平正大方之路;二是“离”摹汉泥古之群,走自己创作之路。

西冷八家:丁敬、蒋仁、黄易、奚冈、陈豫仲、陈鸿寿、赵之琛、钱松

邓石如及其邓派

邓石如,1743-1805年,号顽伯,安徽怀宁人。当浙派称雄印坛时,邓石如崛起于长江北面的安徽,并以独特的风貌让世人震惊。明以后,印宗秦汉,一般都走方正平直一路,刚健有余,婀娜不足,邓石如想兼而有之,为此,他的结字造型借鉴书法中遒劲圆转的小篆,圆劲流畅的线条不像刻的,而像写的,笔意很重,因此后人称他是以书入印,“摹印如其书,开古来未发之蕴”。邓派代表人物还有吴熙载(让之)、徐三庚等。

清中期,浙派和邓派将篆刻艺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。晚清的印坛承其余烈,著名篆刻家在初学阶段几乎都以他们为师,在他们的基础上去开拓去发展去创造新的面貌。晚清印坛的代表人物有赵之谦、黄士陵、吴昌硕。赵之谦,1829-1884年,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、篆刻家。汉族,浙江绍兴人。初字益甫,号冷君;后改字撝(huī)叔,号悲庵、梅庵等。赵之谦诗书画印无一不精,而且无一不开宗立派。在“印从书出”的基础上,强调“印外求印”,广泛借鉴各种出土的金石材料,如六国币铭、秦诏版、汉代镜铭、砖瓦碑刻和封泥等等,最后绝去依傍,在秦汉印风和流派印风之外,自成一家,自主一派。他还大胆吸收汉画像砖和六朝造像文字刻入边款,丰富了边款的技法和形式。

黄士陵,1849-1908年,字牧甫(一作穆甫、穆父),号倦叟,别号黟山人、黟山病叟、倦叟、倦游窠主,先后又有蜗篆居、延清芬室等斋号。是篆刻“黟山派”开宗大师,晚清时期书画篆刻家。

吴昌硕,1844-1927年,初名俊,又名俊卿,字昌硕,又署仓石、苍石,多别号,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(今湖州市安吉县)人。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、书法家、篆刻家,“后海派”代表,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,与任伯年、蒲华、虚谷合称为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。他集“诗、书、画、印”为一身,融金石书画为一炉,被誉为“石鼓篆书第一人”、“文人画最后的高峰”。在绘画、书法、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,在诗文、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。

西冷印社(著名金石篆刻研究学术社团)

西泠印社,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、王福庵、吴隐、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,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。以“保存金石,研究印学,兼及书画”为宗旨。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、成就最高、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、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,有“天下第一名社”之誉。

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,东至白堤,西近西泠桥,北邻里西湖,南接外西湖。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,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。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,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,一层叠一层,井然有序,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。 主要建筑有柏堂、竹阁、仰贤亭、还朴精庐等,均挂匾披联,室外摩崖凿石林立,名人墨迹触目可见。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,收藏历代字画、印章多达六千余件。

1961年,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79年,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。1999年,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。2001年,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9年,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“中国篆刻艺术”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。

1904年,由丁仁、叶铭、吴隐、王福庵等人创办。

1913年,推选吴昌硕为社长。 1993年,赵朴初为社长。

1927年,马衡为社长。 2002年,启功为社长。

1963年,张宗祥为社长。 2011年,饶宗颐为社长。

1979年,沙孟海为社长。

版权所有©董书豪书画艺术网
地址:北京玉泉路西50米墨文斋书院 电话:18601257169
邮箱:dongshuhaosh@163.com 网址:http://www.dongshuhao.cn